13635746596

“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带贫致富

发表时间:2023年3月16日    作者:通讯员   阅读量:11345

概要:利川市元堡乡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药材主导产业,通过产业扶贫资金支持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发展,在朝阳易迁集中安置点建设“马蹄大黄”标准化加工厂,积极探索“合作社+基地+贫困户”的运作模式,以马蹄大黄种植基地为平台,充分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,带领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,以土地流转、基地务工增收,合作社提供种苗、回购药材、扩大辐射面的方式,走上贫困户增收、合作社盈利的发展道路。

一、产业发展内容及盈利模式

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8月,经过8年发展,已经发展成集马蹄大黄种植、加工、销售于一体的大型专业合作社,年加工大黄迈上3000吨的台阶,年产值达到7000万元以上。合作社通过利益联结和辐射带动的马蹄大黄种植面积达3.5万亩,带动近3000户贫困户增收脱贫,并于2017年被评为巾帼脱贫示范基地,2017、2019年两个年度被评为利川市“十佳帮扶企业”,2019年被评为省级扶贫龙头企业,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示范社。

2018年,按照利川市推进“一乡一业”“一村一品”发展战略,利川市元堡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00万元,在元堡乡朝阳村易迁集中安置点建成马蹄大黄标准化加工厂,厂房占地面积共4000平方米,划分为储藏、粗加工、烘烤、分装等多个作业区域,引进了先进的一体化清洁能源烘烤设备,以及标准化仓储设施,于2019年4月中旬正式完工。元堡乡政府每年以固定资产投资额的6%租赁给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,每年收取租金18万元,租金收入按照比例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和联结建档立卡贫困户资金。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通过租赁标准化加工厂,大幅提升了加工能力,使合作社辐射面积从元堡乡扩展到市内的团堡镇、汪营镇、谋道镇等其他乡镇,通过联合种植和签订回收合同等模式,带动大黄种植面积扩大到3.5万亩,一跃成为全州马蹄大黄外销最大市场主体。同时,加工厂投产后,带动了易迁点的49户搬迁入住户及朝阳、洛阳村的贫困户200余人就近就业,每天依靠打工收入在80元左右,满足了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的愿望。

二、带动贫困户模式

(一)流转土地

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先后在元堡乡朝阳、洛阳、小竹、兴隆、刺竹等村流转土地1900亩,每亩每年300-400元,共投入土地流转费500万元,涉及贫困户300户,平均每户收益1.4万元。

(二)种植马蹄大黄

产业增收是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,利川市勤隆中药材专业合作社通过无偿提供种苗、无偿提供肥料、无偿提供技术服务和实行保护价回收产品的“三提供一回收”方式,支持贫困户发展种植马蹄大黄。合作社与朝阳、洛阳、小竹、兴隆、刺竹等村共725户贫困户签订马蹄大黄种植收购合同,对贫困户实行帮扶,包供种苗、包技术指导、包产品回收。贫困户种植马蹄大黄3000余亩,每亩产量5000公斤-8000公斤,合作社正常收购价3.5元/公斤,给贫困户的收购价是4元/公斤。贫困户通过种植马蹄大黄一项每年户平可实现收入3万元。

建档贫困户杨远桃(其丈夫长期患病)是元堡乡花坪村2组人,身患残疾,由于缺乏技术,发展生产无门路,通过与合作社签订种植合同,得到合作社免费提供的种子和技术指导,种植马蹄大黄6亩,2020年采挖后向合作社交售了近1万公斤马蹄大黄,实现收入5万元。

(三)务工增收

合作社吸纳当地劳动力务工,为当地农户实现了“在家门口”就业的愿望。合作社租赁经营马蹄大黄标准化加工厂,常年聘请农民工和贫困劳动力150余人在加工厂务工,年人均收入在3万元以上,加工厂用于贫困户劳务支出达480万元以上。

2018年,龙白云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丈夫搬进元堡乡朝阳村易迁集中安置点,每天上班她都要将丈夫带在身边,以防走丢。大黄加工厂建在安置点旁边,午饭、晚饭龙白云都可以回家解决,从住处到工作点,步行不过3分钟。今年3月14日至31日,龙白云工资收入达到2536元,最高的一天为272元。龙白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的愿望,又能照顾到家庭。

三、后续发展模式

1.建设500亩马蹄大黄良种纯化繁育基地和3000亩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。

合作社采用良种纯化繁育技术,采取自繁与寄繁相结合的办法,确保来年种植基地有良种供应。将拟新建良种纯化繁育基地500亩,新建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。两个基地的建成,每年至少解决300个剩余劳动力的就业。

2.向药材产业园迈进

计划在元堡建设药材产业园,占地20亩,建成后集收储、加工、科研、营销为一体,年加工马蹄大黄能力可达五万吨(干品)。在提升质量、增加产量下功夫,做大做强药材产业,在三年内实现年销售收入过亿元,为贫困户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。

友情链接

Lin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