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发生程度
预计发生程度2级,局部3级。发病高峰4-6月、8月下旬-9月。
二、主要依据
1. 病源充足。茶饼病是我市茶区主要病害之一,常年普遍发生,田间病菌基数较大。
2. 田间调查。4月中旬在毛坝、忠路、沙溪等乡镇田间调查,田间已见病叶,较去年推迟8天,病叶率0-0.15%,平均0.08%。
3. 气候条件。4-6月、8下旬-9月为我市多雨季节,雨水偏多,气温适宜,有利于茶饼病发生。
4. 栽培管理。我市茶区主要分布在峡谷地区,雾多露重,密植茶园多,阴蔽度大,偏施氮肥,有利于茶饼病发生流行。
三、防治意见
1. 防治时期。4月中下旬是茶饼病发生初期,各茶区要关注茶饼病发生动态,适时防治。
2. 防治措施。一是农业措施。开沟排渍,减少积水;增施有机肥、生物菌肥,促进茶树生长,增强抗性;早采、勤采以减少该病发生。二是药剂防治。发病初期选用6%春雷霉素1000倍液、1000亿孢子/克枯草芽孢杆菌1000倍液、16%多抗霉素300-500倍液喷雾预防病害。
注意事项:一是毛坝茶区和有机茶园按当地茶区推荐药剂使用;二是农药包装废弃物及时清出田间,按要求回收处理。
友情链接
Link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