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仪监测,结合马铃薯生长情况、天气预报及历年发生情况等相关因素综合分析,预计我市低山马铃薯晚疫病3级发生,局部4级发生,高发期为4月下旬至5月下旬;二高山、高山4级发生,局部5级发生,高发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。
一、主要依据
1.菌源广泛。马铃薯晚疫病历年普遍发生,菌源广泛存在,且主要栽培品种抗病性较差,容易感病。
2.气候条件。气象信息4月下旬我市有持续多日降雨、气温偏高;5-6月雨水增多、气温偏高。温暖多湿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。
3.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仪信息。3月下旬,沙溪、忠路监测站点进入三级红色预警,目前忠路已进入四代四次,二高山、高山多数监测点进入二代。
二、防治意见
1.各乡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要密切关注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动态,及时做好病情监测和防治技术指导。
2.防治适期:当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仪四级红色预警时及时普遍防治。
3.防治方法:对未发病田块,亩用23.4%双炔菌酰胺·10%氰霜唑悬浮剂60毫升或10%氟噻唑吡乙酮(杜邦增威赢绿)可分散油悬浮剂15克加800倍磷酸二氢钾液;对已发病田块,可亩用30% 氟吗啉悬浮剂100毫升或68.75%氟菌·霜霉威(银法利)悬浮剂75毫升防治。以后根据预警信息,每增加一级预警,防治一次,注意不同药剂轮换使用。
友情链接
Links